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飘飘山上云,乃在谷中藏。风吹万里去,何当还旧乡。阿翁昔居乡,黑发坐高堂。手栽堂前树,日夕望阴凉。
我昔采药华山峰,群山一视青童童。或从暮霭见一线,知是鄞江源甬东。娄东今见披裘者,浮江昔在鄞江中。钓竿每裁鄮山竹,台笠独染蓬莱松。
散吏幸无事,合置荒园中。著书忘其词,安复论异同。墙下枣垂实,飒然起秋风。感时忽搔首,五十真衰翁。
松阳之山如游龙,粤罗浮原独巃嵸。有坟峨峨树且封,谁其葬者楚国公。楚公系同正献宗,煌煌炎宋祠业鸿。若子洎孙俱登庸,德泽绵衍何其隆。
郑子离襁褓,所怙惟乃父。父昔仕燕京,半世去乡土。子家孝义门,十世居同聚。派衍白麟支,望出荥阳谱。
渔阳老妇白发多,去年归自斡难河。自言本是田家女,少小姿容众推许。父母求婚来大都,朱门许嫁不须臾。良人系出蒙古部,阿翁仕元作枢副。
听鹤亭前春澹沱,宿雨犹含百花妥。已愁三月酒船空,宣也抱琴能觅我。为言来自青衣洞,载得官醪满书舸。青衣仙人期远游,紫鸾将车尚虚左。
病中闻汝免来商,旅雁何时更著行。远别不知官爵好,思归苦觉岁年长。著书多暇真良计,従宦无功谩去乡。惟有王城最堪隐,万人如海一身藏。
山平村坞迷,野寺钟相答。晚阴云失莽,?一作杪,?落日犹在塔。行招两社僧,共步青山月。送客渡石桥,迎客出林樾。
有一老翁老无齿,处处无人问年纪。白发如丝向下垂,一双眸子碧如水。不裹头,又无履,相识虽多少知己。
十年归梦寄西风,此去真为田舍翁。剩觅蜀冈新井水,要携乡味过江东。道人劝饮鸡苏水,童子能煎罂粟汤。暂借藤床与瓦枕,莫教辜负竹风凉。此生已觉都无事,今岁仍逢大有年。山寺归来闻好语,野花啼鸟亦欣然。
我少即多难,邅回一生中。百年不易满,寸寸弯强弓。老矣复何言,荣辱今两空。泥丸尚一路,?古语云,十方薄伽梵,一路涅槃门。
菜之美者,有吾乡之巢,故人巢元修嗜之,余亦嗜之。元修云:使孔北海见,当复云吾家菜耶?因谓之元修菜。余去乡十有五年,思而不可得。元修适自蜀来,见余于黄,乃作是诗,使归致其子,而种之东坡之下云。
杜秋,金陵女也。年十五为李锜妾。后锜叛灭,籍之入宫,有宠于景陵。
文翁出治蜀,蜀士始文章。司马唱成都,嗣音得王扬。荦荦汉守孙,千秋起相望。操笔赋上林,脱巾选为郎。
漂流曾落此江边,忆与诗翁赋浩然。乡国去身犹万里,驿亭分首已三年。北城红出高枝靓,南浦青回老树圆。还似昔时风露好,只疑谈笑在君前。
山川相对一悲翁,往事纷纷梦寐中。邂逅故人恩意在,低徊今日笑言同。看吹陌上杨花满,忽忆岩前蕙帐空。亦见桐乡诸父老,为传衰飒病春风。
吾乡自昔诗人少,委羽先生后有翁。坐客无毡君莫笑,云台有集继家风。
我翁本诗仙,游戏沧海上。引手掣鲸鲵,失脚堕尘网。身穷道则腴,年高气弥壮。平生无长物,饮尽千斛酿。
旅食思乡味,砧声起客愁。夜凉风动竹,人静月当楼。浮世百年梦,他乡几度秋。店翁新酒熟,一醉更何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