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天弓拨其弦,平地跃虎狼。腥风扇九泽,浊雾干太阳。琐琐蚊与虻,亦沸如蜩螗。帝阍隔蓬莱,弱水不可航。
混沌结,玄黄开,人生其中,称为三才。一人身有一天地,形质虽异众理该。欲淫物诱滋巧伪,遂使真淳耗?攵玄风颓。乃有朝生而暮死者,本根浅短无栽培。
我所思兮在潇湘,苍梧九疑渺无际,但见绿竹参天长。上有寒烟凝不飞,下有流水声琅琅。中有万古不尽离别泪,化作五色丹霞浆。穿崖贯石出厚地,风吹露涤宵有光。
三山六鳌背,翠水扶桑东。鸡鸣上海日,海面玻璃红。仙人骑鸾凤,呼我游云中。云中有金阙,谓是天帝宫。
有鹤有鹤丁令威,碧玉为骨玄霜衣。曾城十二身所依,千年伐毛一度归。洗髓织女黄姑矶,瑶台雪花大十围。食之神爽肉不肥,乘风振羽芳菲菲。
鹤林道士轩辕徒,以飙为轮雷为舆。开山养鹤作骐骥,上下二仪周六虚。雏成洗髓扶桑窟,缟练羽毛曈铁骨。声飘碧落玉清扬,影拂太微云灭没。
八表流云澄夜色,九霄华月动春城。条风细细吹旗影,香蔼微微引漏声。河汉虹桥应断绝,沧溟鳌足漫峥嵘。愁来更听渔阳操,独倚阑干坐到明。
右宋周曾《秋塘图》一卷,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。前有皇姊图书印记,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,自大学士赵世延、王约而下凡十六人。时邓文原、袁伯长俱为直学士,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,
朝驱下越坂,夕饭当吴门。停车吊古迹,霭霭林烟昏。青山海上来,势若游龙奔。星临斗牛域,气与东南吞。
一般春色有枯荣,十树樱桃九树生。拾得青梅如弹子,护花铃下打流莺。
筝雁斜行缀春柱,内家学得凉州舞。九枝灯死月色青,犹记君王梦中语。
沈子报仇塞外行,一诧便得千黄金。买马买鞍意不惬,更买五尺番家铁。镂金小字半欲灭,付与碧眼译不出。细瓦厂中多狐狸,京师夜行不敢西。
日暮雪色深,旷野绝行踪。舆人惑四方,东西视天风。忽然见新月,冉冉来云中。雪亦能照夜,得月光始通。度彼九曲坂,赖此两索容。不知城郭近,杳尔闻微钟。我从天末来,已觉下界空。¤
飞楼轶浮埃,迥绕三峰翠。楼中十二曲栏干,下瞰苍苍但鳞次。七闽重镇旧繁华,九陌三衢十万家。连营国步军容盛,法宇仙台鸟道斜。
万里长桥九节虹,一团暝色转朣胧。原多胜友居天上,更有同人在月中。剪翠堂前湘竹冷,飞花殿里海棠红。年愁百二吾皇悯,卅载三旋并御风。
秋山落叶秋声瑟,远水浮天天一色。日暮惟见平湖深,扁舟遥界天光碧。此时南雁正为群,此际悲鸣断续闻。几处凄酸叫凉月,数声嘹亮破寒云。
江南九月霜暗飞,秋光春色两依稀。万树欲丹疑湿雾,千山如醉带斜晖。画史含情拂轻缟,解作秋妍秋不老。自识晴云慕锦林,莫疑赤烧连衰草。
一望重关塞草枯,主恩持节视防胡。九边烽火褰帷净,三镇军声指掌呼。上谷去天低倚剑,黄河如带稳飞刍。平收聚落风沙色,并入山阴笔阵图。
夜梦何奇特,龙飞天汉津。朝横沧海曲,夕过滇池滨。光雯皆五色,蜿蜒无损鳞。渊田变化间,张主藉高旻。蜀中峨眉亭诗一个忠臣九族殃,全身远害亦天常。夷齐死后君臣薄,力为君王固首阳。
名山多石门,太姥奇莫状。想当开辟来,必有万鬼匠。大石架不如,小石巧相放。乍看怖欲堕,谛视极牢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