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乾坤包万有,纳纳百囊罟。人位乎两间,利与害为御。一气贯四时,五风偕十雨。神龙以为畜,扰御不予侮。
五峰之山环吾庐,五峰之水清溜渠。山水可乐。情可娱,五亩之宅奠厥居。
陶陶孟春,草木莽只。白日昭昭,照下次土只。瘴烟浩淫,杂海雾只。憔悴行吟,閴岛屿只。
进筑之法,古兵法所未有,而始于本朝。予意其欲毁齿而儿不知,所以为是渐取而渐摇。
海岳之东西,见于印而验于碑。观乎此诗,景与物随。於虖噫嘻,此皆是也,夫岂复有今是而昨非。江汤汤其不移,山窿窿其不亏。登兮览兮,予言其如之。
物随春而欣荣,诗之偶成,何间乎虎跑之与女城。纵笔而书,冰谷梅英。尺是岁月之与所因,予皆不必强评。惟当即先生杂出之书,以考先生所寄之情,其何以异乎孤山之清也。
左太冲赋三都十年,门墙藩溷皆著纸笔。予意其因心寓墨池模倣之妙,而未必徒以诧记事备言之述。不然则亦焉用是物也。如公书法,或者得太冲之仿佛乎。
伟兹帖上奇瑰兮,羌笔力之有神。走缄{腾去马加糸}之来诏兮,并垂枣而足珍。从鲤庭而载求兮,得陈亢之异闻。书三闾之孤忠兮,将争光兮仪邻。
王氏之鬻他帖也,有纸缫其间。予见其粉墨阑珊,既磨而残。而考其氏名,辄长忾而永叹。曰予闻这丛谈,是与忠惠者若是班乎。
山气之微明,湖光之清浚。轩中之人秀而隐,予固未之论。独是一篇之题,自是于古无所与逊。知益知损,予意犹有俪乎孔门国之哂也。
予家有山林集,观宝晋自制之词,每不逮乎平日之文。岂句律之未工,疑用志之或分。
呼嗟乎丕,摧干弱支。予读此诗,何异乎煮豆而燃萁。吊古以诗,观帖以奇。瑶钿银泥,以侈厥题。
槐竹之与居,栩栩乎华胥。予方发韩滉之连舻,午阴这繁维,以驱原显之车。盖健羡乎一身之闲,所以纵玩乎八体之书。
野烧之观,予尝以为叹。此诗之存,予又以为欣。一鉴远耳,而戚休之以身,天乎非人。
或真或摹,斯焉取诸,是出于偃月储。垂胄同仇,于门之鱼,予将比乎邾。
登览之胜,随寓有感。野烧之观,不石俱惨。逞志一快,忘彼物情。是以老氏恶夫佳兵。观乎观乎,彼以为观而予以为惩。
庐山之下仙佛之庐,多公题扁,予熟其体矣。而今见其帖,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。岂所施有异,而笔法亦随以变。遒而不流于介,婉而不失其健,予犹愧乎知书之浅。
公尝有净名之诗曰:殷勤雇景物,为尔老南徐。考乎此篇,则出无晴雨之待,观无阴霁之殊。昼呼竹舆,
予观柳少师,在唐以能书闻。当时碑志或非其笔,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。噫嘻,陈君之传,夫岂以其文。如宝晋省,亦庶几乎其人矣。
事君有大义,彼国家不计,而惟雇乎之避地。则执笔舐痔,惟苟活是视,岸然不愧,固其素志。于予乎何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