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君家金石台,我家富寿冈。十馹苦不远,半世成相望。我为一贫驱,触热来帝乡。尘垢面未頮,郁结志不强。
坐睡吾知味,观书客更嘉。柴门桑旧曲,石迳笋新斜。花饮蜂归国,巢成燕着家。此中真有意,高柳两三鸦。
篷方底,舟师行歌,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,无动摇突兀势,以故得尽情骋望。予欲家焉而未得,作徵招以寄兴。徵招、角招者,政和间,大晟府尝制数十曲,音节驳矣。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:徵与二变之调,成非流美,故自古少徵调曲也。
白云出山初无心,栖乌何必恋山林。道人偶爱山水故,纵步不知湖岭深。空岩已礼百千相,曹溪更欲瞻遗像。要知水味孰冷暖,始信梦时非幻妄。
月照无枝林,夜栋立万础。眇眇云间扇,荫此九月暑。上有垂房子,下绕绛刺御。风欺紫凤卵,雨暗苍龙乳。
渐台人散长弓射,初啖鳆鱼人未识。西陵衰老繐帐空,肯向北河亲馈食。两雄一律盗汉家,嗜好亦若肩相差。?莽、操皆嗜鳆鱼。
翠荚中排浅碧珠,甘欺崖蜜软欺酥。沙瓶新熟西湖水,漆櫑分尝晓露胦。味与樱梅三益友,名因蠢茧一丝约。老夫稼圃方双学,谱入诗中当稼书。
斯文当两都,江夏世无双。叔度初不言,汉庭望风降。中间眇人物,潜伏老崆谾。本朝开典礼,棫朴作株桩。
淮上一相遇,忆在京都时。虽惊岁月换,未改松桂姿。童侍两三人,瓶锡相与随。自言东越来,箧中多好诗。
君不见广文博士老郑虔,才名四十寒无毡。又不见汉阳计吏赵明叔,文章不如一囊钱。胸中道腴五味足,外虽枯槁中芳鲜。不妨止有书一束,索米未肯侏儒贤。
漫游踪迹成浮家,一身四海惊年华。不禁草木竞时节,忽见霜干排新花。晓云生寒日未透,南枝半肥北枝瘦。就中一枝最先发,浪蕊浮花敢居右。
平时感叹屈灵均,离骚三诵涕欲零。向来传注赖王逸,尚以舛陋遭讥评。河东天对最杰作,释问多本山海经。练塘后出号详备,晦翁集註尤精明。
士生樗散甘嘉遯,頫首衡敢尤怨。良朋益友肯顾临,讲贯渐摩笃辨。年来瘖哑瓶守口,俗子污人如避箭。论交谩说笑金兰,厚貌深情半识讪。
卧病六十朝,尪羸欲颠踬。中虚苦暴下,外怯因多涕。风邪动感触,寒热肆留滞。百病果难堪,未免趣医至。
近日延平创小斋,四方佳友为朋来。虽为书上究馀味,更要心中绝点埃。健德千年期不已,高标万变讵能推。直须义利途中办,宁使饥肠屡隐雷。
古人削竹以为笔,木板为方竹为策。其字科斗或鸟迹,或篆或籀煤傅漆。未有今人所谓墨,晋发汲冢尚可识。地中间获钟鼎刻,文为之具未为极。
杭泉三千二百里,一瓶一钵走桑梓。此僧胸中有诗肠,一口吸尽四海水。自从北海至南海,搜诗直到珊瑚底。归哉非为恋乡味,橄榄槟榔红荔子。
小槽真珠太森严,兵厨玉友专甘醇。两家风味欠商略,偏刚偏柔俱可怜。使君袖有转物手,鸬鹚杓中平等分。更凭石髓媒妁之,混融并作一家春。
迁谪独熙熙,襟怀自坦夷。孤寒明主信,清直上天知。消息还依道,生涯只在诗。惟尚谕山水,讵敢咏江蓠。
退之抗表出潮阳,高风万世为美谈。衡开云气偶然尔,浪占显晦吾所惭。皇华使者课第一,诏归台省陪朝参。献疏岂止一痛哭,引去自言七不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