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竞春台榭,媚东风、迤逦繁红成簇。方霁溪南帘绣卷,和气充盈华屋。金暖香彝,玉鸣舞佩,春笋调丝竹。乌衣宴会,远追王谢高躅。
波暖芹汀,风香兰圃。清尘几点茸茸雨。画船丝竹载梁州,彩旗绳板欢游女。修禊初三,禁烟百五。年华恰到风流处。一生只当百回春,一回春到休轻负。
南极寿星现,佳气蔼庭除。谁为绛人甲子,为我一轩渠。恰喜亥成二首,还庆阳来七日,和气渐舒徐。敬为图南祝,一瓣问兴居。
安石在东海,从事鬓惊秋。中年亲友难别,丝竹缓离愁。一旦功成名遂,准拟东还海道,扶病入西州。雅志困轩冕,遗恨寄沧洲。
虞美人,态浓意远淑且真。同辇随君侍君侧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楚歌四面起,形势反苍黄。夜闻马嘶晓无迹,蛾眉萧飒如秋霜。
一气动芒沕,鸣虫应清商。天机发天籁,托彼恐与螀。凄然起秋声,感我彻肺肠。幽思不自识,远兴来何方。
丝竹渐高桡鼓急,瑶津亭下竞凫车。
四明旧说南湖好,岁久濒崖变涂潦。建旟一日得贤侯,千里山川真再造。偃月堤成车马道,湖光如截天好抱。鸳鸯瓦影乱凫鹥,绿柳环堤花映岛。
至人泉石心,俚耳便丝竹。酾渠逗清泠,朝夕淙寒玉。试听自然声,不减云璈曲。却返倒闻机,五音常自足。
茂洪囏险扶倾厦,安石从容抗怒蛙。习俗风流犹未改,短辕丝竹璧微瑕。
且喜山城未傍边,漫从锦水学游舡。何时官晨真无事,是处壶中别有天。岂复江湖增远兴,强凭丝竹写中年。接{上四下离}虽醉无劳著,恰要临流揖望仟。
小楼灯火夜青荧,风撼梧桐客梦惊。谁家更理琴乌曲,误听壁间丝竹声。
三百年间植士林,年来零落几青衿。人间已厌诗书味,堂上犹闻丝竹音。山向静中涵易象,阳於复处见天心。执经弟子趋函丈,祗恐门前雪意深。
雪消春动气清微,夹道都人望帝晖。法部已调丝竹管,御袍初进赭红衣。康衢弥节严三卫,真馆焚香降六飞。宴罢瑶池回跸晚,五云通夜拥端闱。
地僻秋深戎马閒,一尊随处且开颜。谁思铜雀埋黄土,但忆金人出汉关。六合茫茫天共远,五湖杳杳雁飞还。中年陶写无丝竹,王谢风流莫强攀。
旧谍傅遗趾,悠然历祀深。人无令威至,门异下邽箴。谷水当年溜,昆山昔日阴。鲁堂那复见,丝竹若为寻。
绣衣玉斧下青冥,端为斯文主夏盟。师道更全双璧白,讲堂初奏六茎清。秦灰不烬诗书种,孔壁犹铿丝竹声。惟有渔翁只自叹,谈经敢望汉鸿生。
翠壁如屏旱不枯,一泓甘滑饮醍醐。高僧到此闻丝竹,还有金鳞对跃无。
逝者如斯书夜长,会心能使百忧忘。生前身后浑如此,丝竹之音孔子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