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主人溪上宅,乌几屡曾凭。山直西南向,田分上下层。池鲜熟锦鲤,塘果致青菱。此去重阳近,遥岑共一登。
丁卯,王母归咸京,余母子从。经浔阳,兼彭泽,自郧、襄入秦岭而之长安。王母庚午仙矣。辛未,有先君子之变,夫子频欲以我南,弗能也。
独临朱槛爱平波,安稳归舟两两过。数岛云霞栽橘社,一汀烟月采菱歌。湖心日定施青黛,砌下风恬展碧罗。好寫仙源槎阁主,便教從此上银河。
珍重妙观师,书来再三读。不蒙促归计,乃忧旷笺牍。疑师未相知,待我尚尘俗。窃闻构新殿,东畔建廊屋。
池上有时宴,笙簧沸欲凝。欢多漏移刻,坐久月和灯。席客咏持蟹,女倡歌采菱。醉来忘万事,风静水波澄。
城上危楼势孤峙,楼头尽见湖中水。水色澄明游者多,古来雅以鉴为比。家家画舫日斜归,处处菱歌烟际起。清涟蒙润一都会,碧底涵空三百里。
混茫丕变造西阡,物象熙熙被一川。易觉锦城销白日,难歌蜀道上青天。云敷牧野耕桑雨,柳拂旗亭市井烟。院锁玉溪留好景,坊题金马促繁弦。
会稽太守无事时,缓带长作渔樵嬉。大航平榻引宾从,谈笑晚从湖上归。湖边居望而簇簇,湖岸花木情依依。环峰晻霭天四垂,渌水荡漾双红旗。
上路风烟抵狭斜,依然城郭旧人家。平临粉堞真如带,遥望丹楼却是霞。双瀑因风飘素练,清川写照入菱花。愁看西北浮云外,谩复搴开阅岁华。
江南七月莲花开,江上女儿采莲来。桃颊双垂映秋水,菱歌一曲望春台。春台一望隔千山,征客秦关更楚关。妾意如舟元不定,郎行似水何时还。
正月东方日出香茸茸,长条短条花眼红。柔云弱雨暗填空,茫茫蝴蝶破春风。鸾帕抹烟山梦浓,萧飒愁思开暝容。江头溘溘水声动,微和着柳黄金重。
篷底茶香午梦醒,大江风急正扬舲。浪花作雨汀烟湿,沙鸟迎人水气腥。三国旧愁春草碧,六朝遗恨晚山青。不知别后东湖上,谁爱菱歌倚棹听。
镜中美人明月光,琼肌玉腕相芬芳。凌波而往褰素裳,桃李不敢夸朝阳。采莲归来还采菱,楫短潮逆娇不胜。牵浮揽沈亦自矜,槎牙四角生寒冰,南山桂花飞上层。
说法从人诮马留,似猴良亦胜真猴。牵丝刻木浑儿戏,断水残山足梦游。溪潦旋添菱女枻,霜痕欲上橘奴洲。此中纶笠真吾事,为写渔装著钓舟。¤
闲庭碧梧澄素阴,南山结庐幽意深。将浣未浣溪畔女,欲鸣不鸣枝上禽。临觞坐啸还咄咄,岸帻远望何森森。黄云澹荡落日冥,一派菱歌烟水浔。
清池水长欲平桥,雨势浑如上晚潮。泛泛渐于亭础近,淙淙真是笕泉遥。即看并浴鹅群戏,却恐新生鱼子漂。东望菱濠归去好,吴侬家有木兰桡。
溪桥转山径,湖水碧于苔。渔舟柳阴下,举网得四腮。樵薪犹未至,新醅业已开。团圞坐妻孥,不簪亦不鞋。
香魂艳骨瘗崇阿,瘴雨蛮烟奈尔何。苔上旧碑行客吊,萝深荒径野僧过。山花寂寂留妆靥,堤柳青青想翠蛾。落日平湖风乍起,余情并入采菱歌。
刺促复刺促,哀歌不成曲。试听征人歌一声,切切乌乌泪相续。吾祖卜地三山麓,世业繁华称鼎族。七叶盛文儒,八代承章服。
其一秋浦长似秋,萧条使人愁。客愁不可度,行上东大楼。正西望长安,下见江水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