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险心游万仞,躁欲生五兵。隐几香一炷,露台湛空明。
圣慈悲愿观自在,小白花山住道场。海漩三昧觉澄圆,三十二应施无畏。有一众生发大心,愿度我身及舍识。万仞峰前撒手过,观音岂复异人乎。
饥欲食首山薇,渴欲饮颍川水。嘉禾令尹清如冰,寄我南山石上耳。筠笼动浮烟雨姿,瀹汤磨沙光陆离。竹萌粉饵相发挥,芥姜作辛和味宜。
平常心是道,南泉只眨得眼,庵内人不见庵外事。赵州犹是担扳,秋毫不稳。方丈前万仞深坑,但到牢关柱杖子。天下横行,平如镜面,实如石师子。借问是谁,泐潭道人,萍乡老子。
怪石岑崟当路,幽篁深不见天。此路若逢醉客。应在万仞峰前。
万仞峰前双井坞,婆娑曾占早春来。如今摸索苍龙璧,沈井铜缾漫学雷。
主人小石屏,得之括苍山。括苍道里远,致此良变难。层崖万仞余,胜出浮云端。吴儿采石时,萝蔓愁攀缘。
群峰拥轩槛,竹树阴漠漠。公胡苦思山,规构自心作。惟予爱山者,初仕即京洛。嵩峰三十六,终日对高阁。
石唐仙室紫云深,颍阳真人此算心。真人已去升寥廓,岁岁岩花自开落。我昔曾为洛阳客,偶向岩前坐盘石。四字丹书万仞崖,神清之洞锁楼台。云深路绝无人到,鸾鹤今应待我来。
岐江望平陆,百里千余岭。萧条断烟火,莽苍无人境。峰峦互前後,南北失壬丙。天秋云愈高,木落岁方冷。
今年秋早,似常年、人世光阴如电。君看老仙风度别,绿发芳瞳长健。细数平生,三千功行,一一修持遍。通明殿上,钧天张乐高燕。
前时同醉曲江滨。初样小梅春。花残人远,几经风雨,结子青青。谁知别後无肠断,行尽水云程。修峰万仞,邮亭息鞚,独对黄昏。
东风报暖,到头嘉气渐融怡。巍峨凤阙,起鳌山万仞,争耸云涯。梨园弟子,齐奏新曲,半是埙篪。见满筵、簪绅醉饱,颂鹿鸣诗。
昭亭万仞山,古庙半山间。赛雨使君去,钓潭渔父闲。蕨肥岩向日,竹暗垅连关。北望高楼上,南飞鸟自还。
秋思公何高,堆积自嵱嵷。出为悲秋辞,万仞见孤耸。念我老於诗,我发实种种。而後伤故人,故人多作冢。阴风夜木嗥,窸窣闻鬼悚。独我忘形骸,百事乃纤冗。不眠霜月上,霜月如可捧。
我来清淮侧,梦得郑公书。开书一把玩,乃是三山图。山形雄且邃,笔画简而疏。纸幅不盈尺,万仞势有余。卷置怀袖中,意获寤已无。
四字丹书万仞崖,神清之洞锁楼台。烟霞极目无人到,鸾鹤今应待我来。
庾信终南眼忽开,横岑万仞接天台。纵横笔阵知强弱,留与游仙客咏梅。
我闻进士登科换凡骨,信知不是风尘物。贡籍由来数百年,直疑空却神仙窟。其间最贵龙虎榜,乘时得路为卿相。一从巢寇犯阙来,梁氏礼闱还草创。
与客同登万仞崖,蔽天风雨蓦然来。六丁白昼诛炎魃,百怪苍渊起蛰雷。毒蟒喷时林尽黑,怒龙裂处石中开。吾生不及观河决,得赋斯游亦壮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