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蜀中有士雷济民,天机之精如有神。远追顾陆得深趣,近于马夏尤相亲。朅来放浪学司马,足迹还令半天下。山川奇胜纳胸臆,熔会精神任陶冶。
月白夜啼鸦,沧江槛外斜。风高砧自响,霜冷树犹花。行侣浔阳客,荒村越女家。相看倦尘土,一倍惜年华。
客来常一上,对此西山平。向夕檐楹立,凭空閤道行。杨花飞暮野,雨色动春城。却恋同携手,都忘羁旅情。
女娲立极断鳌足,羲画之先无刻木。始观鸟迹制文字,夜鬼哭天天雨粟。篆隶变化生八分,行草复作何纷纷。六书古制既茫昧,载籍况遭秦火焚。
十七年来间阔情,三千里外惜群鸣。开缄不觉悬双泪,欲见还知隔一生。王屋空闻小有宅,终南今作渼陂行。旧时多少云霄客,屈指何人记昔盟。
钟陵行草称第一,早岁已入兰亭室。转运应知腕有神,掣颤尤工老来笔。学诗唯许杜少陵,翰墨黄州乃其匹。宋人岂解识真龙,天厩骅骝纵奔逸。
浮屠清净世难伦,细行威仪总是真。方外未能无职事,人间应识有君臣。灵山一会闲缘了,劫石三生拂性纯。从此坦然云水客,木人花鸟度青春。
方舟临古渡,分路思依依。自是行人众,非关送客稀。晋山将北向,楚水复西归。同作离群雁,君还一处飞。
余客竹州三年,颇有彭泽东篱之好。古人亦谓菊独以秋花傲兀于摇落之后,非霜下之杰乎?昔年曾赋《对菊》之歌,老兴未已,复作《菊田》一首,以纪岁月耳。
己未东天五星斗,辽海波腥土花臭。时闻邻火泣黄昏,坐见狼烽欺白昼。天子甘泉移日曛,金符十道飞纷纭。山西燕颔自有种,邺下黄须故不群,南阳趣起刘将军。
老逢离别倍伤情,一骑临秋复远行。客路惊心孤雁影,家林入梦断猿声。珠崖日落天低海,铜柱云寒雨过城。翻忆旧游多感慨,独嗟书剑误儒生。
江店西风酒味香,匆匆何事促行装。百年一半常为客,两鬓无多易着霜。远水平芜秋艇去,断云归鸟暮天长。如今楚地皆吴语,不必逢人叹异乡。
有客留行迹,令人一解颜。听钟寻晓寺,沽酒看春山。老病能相就,禅心许共闲。如何芳草色,又送马蹄还。
寒原一雁下霜空,短褐萧萧犯北风。俱是残年行路客,伤心不在别离中。
俞公晚好事,垂涎及荔支。愿贬枫亭驿,甘作驿丞卑。忘意荔熟日,端坐饱啖之。事有谬不然,倾耳听我词。
先生京国来,称有母氏丧。问之几何时,二十余星霜。八月发秦淮,九月下涛江。旦闻云海滴,夜视星斗芒。
朔土秋气高,日夕来凉幰。鸿雁已南乡,游子寒无衣。履霜戒坚冰,几者动之微。所以漆室女,浩叹忧园葵。
秋风起,白露垂。天涯客子夜索衣,箧中惟有江南苎,一片银丝万行泪。犹是前年暮春寄,寄时不为秋风寒,此夜却同秋月看。
饮酒不尽樽,啜肉不尽汁。同生天地间,念此相呴湿。每见肉食人,豆藿亦甘得。臡牛挂脯林,无乃非其急。
广陵三月可怜春,青青杨柳蘸湖新。长条不绾思归客,散作飞花愁杀人。浣沙艳艳吴江女,拾取香球连袂举。花点轻狂只欲飞,徒欲多情乱心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