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从渠旧隐擅清修,我爱吾庐溪上幽。一幅霜林长短树,几湾烟苇去来舟。买鱼酿秫作新节,招鹤访梅迟小留。却忆故山怀故才,宁忘嫠纬念宗周。
君不见君家知命今师日,白衫骑驴人不识。当时画作梁园图,惟有龙眠老仙笔。又不见异时知命离戌州,终身原学陶朱游。能令太史为著语,此比西子同扁舟。
野烟啼鸟各忻然,一枕山篱又几年。不可奈何天有命,久当已矣世无缘。跨牛仰面自横笛,骑鹤缠腰那办钱。芦苇秋声石桥月,只餐荷气亦成仙。
人间万事一杯酒,之子五行千两金。听我自穷诗自老,半江明月苇花深。
有客夜鼓龙门琴,风露漠漠侵秋庭。妙弹幽响落指外,此意难以两耳听。参横斗转四山寂,但闻别鹤之夜怨,离鸾之晨岑。
笠峰秀甲东南郊,面势雄特根基牢。上与日月星辰交,下走海脉通六鳌。蕴蓄玉金贲山毛,喷泄云雨苏焦熬。之子生于其间擅英豪,重不轻试厚自韬。
武陵溪边翁好渔,笭箵钓车日采鱼。扁舟为家苇为屋,岂知世有神仙居。晓来不记舟行路,忽在桃花深绝处。红云杳叆望欲迷,绛雪缤纷落无数。
夹岸桃花燕子飞,一江春水鳜鱼肥。丝纶百尺烟波阔,午夜鸣榔载月归。扁舟一叶横沙觜,得鱼烂醉东风里。绿杨深处酒醒时,半江潮落天如水。
楚岫高低接太行,吴江渺漠下沧浪。秋城霜满苇花白,夜馆月寒莎草黄。芳苑鹿台初解佩,故宫鸾阁尚鸣珰。五湖一叶扁舟去,十二西楼几夕阳。
南屏翁,斯文千古何终穷,清辉灵气斗牛充。我从公家二老话此事,寒更支坐烛跋红。
芦苇周遭旧楮糊,就中穴地砌砖炉。儒酸官冷浑相称,草卧毡眠本不拘。窗外十分西日照,帘间半点北风无。一瓶雪水煎茶熟,清气真能压武夫。
一望四十里,瀰漫白浸天。何年围此水,为我垦成田。风使帆船疾,云和竹苇连。末流溪转狭,浮沫带蛟涎。
少年困裋褐,妄意取圭组。徒为出岫云,不作润物雨。三年葭苇丛,凫舄堕江浒。忧患鬓先凋,惊呼髀空抚。
两凫不到蓬莱峰,翩翩堕在葭苇丛。口谈世事懒揖客,劫回老眼瞻飞鸿。子真何事亦来此,培塿乃千丈松。挥毫古锦贮白雪,缓颊玉麈生清风。
急晷驰轮岁将歇,我更荒村转冰辙。凝岩万物冻无姿,水墨陂塘葭苇折。是谁向背此间来,破萼梅花伴幽绝。遥山谁恨天作愁,澹尽眉峰半明灭。
林居多解识秋声,岂是松篁耳惯经。桐杂蝉鸣愁易起,蕉和蛩响梦频醒。琅琅急雨喧荷港,戛戛清风战苇亭。一事古人犹可恨,不言杨柳最堪听。
一舟小如叶,横在波涛中。纷纷川上人,欲渡愁北风。有帆天际来,渐近葭苇丛。寄声与问讯,恐是陶朱公。
我家西山巅,四壁皆此君。朅来事奔驰,日与茅苇亲。方思坡仙诗,恐入俗士群。止我宿者谁,此君满其门。欣然千百夫,一见若故人。夜深清风来,好音梦中闻。呼童启北窗,为渠炷炉芬。
昔游江湖上,厌看无限不测之高浪。今栖尘土中,惯听掀天拔木之狂风。风豪浪狠常相逐,我生此世宜厄穷。浪头漫漫从海起,客舟摇战如枯苇。
少狂拂剑指天山,中岁驱驰万险艰。射虎将军频出塞,堕茑老子晚征蛮。莫夸兵法来圯上,但爱拿音出苇间。风后大鸿三引首,一波长乞白鸥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