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朝代分类: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
峨峨扇中山,绝壁信天剖。谁施大圆镜,衡霍入户牖。得之老月师。画者一醉叟。
挥手东门别,朱颜鬓未霜。至今如梦寐,未信有存亡。後事书千纸,新坟天一方。谁能悲楚相,抵掌悟君王。
日月转双毂,古今同一丘。惟此鹤骨老,凛然不知秋。去住两无碍,人天争挽留。去如龙出山,雷雨卷潭湫。
十年不还乡,儿女日夜长。岂惟催老大,渐复成凋丧。每闻耆旧亡,涕泫声辄放。老任况奇逸,先子推辈行。
元丰三年五月十一日癸酉,夜梦游何人家,开堂西门有小园古井,井上皆苍石,石上生紫藤如龙蛇,枝叶如赤箭。主人言,此石芝也。余率尔折食一枝,众皆惊笑,其味如鸡苏而甘,明日作此诗。空堂明月清且新,幽人睡息来初匀。
元丰三年正月,余始谪黄州。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,有白马青盖来迎者,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,为留五日,赋诗一篇而去。明年正月,复往见之,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。余久不杀,恐季常之为余杀也,则以前韵作诗,为杀戒以遗季常。
戏请黄鲁直学士秦少游贤良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青衫半作霜叶枯,遇民如儿吏如奴。吏民莫作官长看,我是识字耕田夫。妻啼儿号刺史怒,时有野人来挽须。拂衣自注下下考,芋魁饭豆吾岂无。
姑苏道士天酒星,醉笔写出双龙形。墨迹从横夺造化,蜿蜒满壁令人惊。一龙翻身出云表,口吞八极沧溟小。手弄宝珠珠欲飞,握入掌中拳五爪。
千山已尽一峰孤,立马行人莫疾驱。从此蜀川平似掌,更无高处望东吴。
家山随处可行楸,荷锸携壶似醉刘。纵有千年铁门限,终须一个土馒头。三轮世界犹灰劫,四大形骸强首丘。蝼蚁乌鸢何厚薄,临风拊掌菊花秋。
困眠醒坐一龛多,竹洞无关断客过。贪向炉中煨榾柮,懒从掌上看庵摩。闲无杂念惟诗在,老不甘心奈镜何八万四千安乐法,元无秘密可伽陀。
峡之西,逐之东,更无平地二千里,惟有高山三万重。不知谁人凿混沌,独此融结何其工我本江吴弄水月,忽来踏偏西南峰。
雪花来无时,入春送三作。冰柱冻不解,去地才一握。东风畏奇寒,未敢破梅萼。已僵员峤蚕,那问纥干雀。
半生三邂逅,相看成老翁。诗情故崒嵂,袖有天都峰。江山佳丽地,登临苦匆匆。塔灯落淮水,寺楼倚霜空。
牢落公车待诏时,白头掌故更栖栖。一生勤苦成何事。只得铭旌数尺题。
一日行一尺,十日行一丈。岂不叹淹留,所幸无波浪。悲风动深夜,原野眇林爽。青天行蟾蜍,枯水转魍魉。此时蓬茅下,去心剧於痒。弃置勿复论,通塞如反掌。
读书不能遂吾志,属文不能尽吾才。远游方乐归太早,大药未就老已催。结庐城南十里近,柴门正对湖山开。有时野行桑下宿,亦或恸哭中途回。
六尺筇枝膝上横,中庭岸帻听鼍更。露零金掌汉宫晓,月度银河秦塞明。菡萏晚花香未减,梧桐病叶堕无声。关河又见新秋近,屈指流年一叹惊。
莫怪先生阅事多,人间何处不经过。天山八月霜枯草,阳谷三更日浴波。酒熟春风归掌握,丹成神物共谁何。散人本带江湖号,四百年来一钓蓑。
有客相与饮,酒尽惟清言。坐久饥肠鸣,殷如车轮翻。烹栗煨芋魁,味美敌熊蹯。一饱失百忧,抵掌谈羲轩。意倦客辞去,秉炬送柴门;林间鸟惊起,落月倾金盆。